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因子Ⅶ 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列测定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Ⅶ(FⅦ)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60例分为两组①血清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正常组30例;②血清TC与TG增高组30例。缺血性脑卒中40例,分别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测定活化因子Ⅶ(F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健脾益气冲剂对不同病理分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影响差异的比较,以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病理变化,并以酶联免疫技术对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匀浆HSP70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轻、中度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SP7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轻、中度组HSP70含量显著增高(P<0.01),重度组明显增高(P<0.05).轻、中度者疗效明显高于重度者(P<0.05).结论轻、中度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HSP70表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有一定影响;健脾益气冲剂对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与促进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乙酸性慢性胃溃疡大鼠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乙酸性慢性胃溃疡疾病模型 ,游标卡尺测定溃疡指数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NO含量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 ET- 1含量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观察 EGFR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结果 :左旋精氨酸 (L - Arg)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及亚硝基左旋精氨酸 (L - NNA )组比较显差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L- Arg组血清 NO及血浆 ET- 1含量与对照组、模型组及 L- N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L - NNA组血清 NO及血浆 ET- 1含量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1) ;L -Arg组 EGFR表达较模型组、L- NNA组及对照组显著增加 (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 P <0 .0 5 ) ;L- NNA组 EGFR显著弱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NO前体 L- Arg可以诱导、促进 NO合成 ,反馈性地抑制 ET- 1的释放 ,从而维持 NO和 ET的动态平衡及胃粘膜 EGFR正常水平表达 ,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颞叶新皮质癫痫患者临床特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颞叶新皮质癫痫行神经电生理、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定位,术中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描记,联合采用不同术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的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按谭启富的标准分类: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0例。病理报告:胶质增生23例;微小血管畸形5例;灰质异位1例,无异常发现7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结论联合采取不同术式,如:行海马及杏仁核部分切除,对颞叶新皮质癫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胃不和型功能消化不良(FD)大鼠胃和十二指肠运动功能、血浆胃动素(MOT)含量和胃肠壁P物质(SP)的表达,探讨肝胃不和型FD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情志舒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及情志舒组;应力传感器记录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MOT含量;PAP免疫组化法观察SP在胃窦壁和十二指肠壁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情志舒组MMC周期缩短,Ⅲ相延长,频率加快,幅度高,MMCⅢ相发生率增加,胃和十二指肠协调收缩率显著增加,MMCⅢ相时血浆MOT含量显著增加;胃肠壁SP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也明显增强(P<0.01,<0.05)。结论:胃肠MMCⅢ相异常,胃肠协调运动障碍可能是肝胃不和型FD的发病机制之一,肝胃不和型FD大鼠血浆MOT含量的降低和胃肠壁SP表达的降低可能是肝胃不和型FD发病的神经生学基础,情志舒可能增加MMCⅢ相血浆MOT的释放和胃肠壁SP的表达,从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来治疗肝胃不和型F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房颤 )的效果。方法 :选取 136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患者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射频消融迷宫术 ,同时行瓣膜替换术 ;另选取 18例患者 (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 13例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房颤 5例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 ,同时行瓣膜替换及其他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无手术死亡。射频消融迷宫术组有 112例恢复了窦性心律 ,占 82 .4 %;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组 11例恢复了窦性心律 ,占 6 1.1%。结论 :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成功率高 ,方法简单 ,效果满意 ,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热休克蛋白72(HSP72)介导的胃粘膜保护的细胞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幽门螺杆菌(Hp)( )和Hp(-)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胃粘膜中HSP72的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Hp( )患者HSP72多分布于核,而Hp(-)患者HSP72则多分布于胞质,且多定位于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结论:HSP72介导的胃粘膜的细胞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HSP72在胞质和核的迁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溃疡大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溃疡周围粘膜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研究其与丹参改善微循环及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丹参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动物血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胃粘膜EGFR表达,结果:丹参组NO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EGFR表达亦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丹参可能通过NO、EGFR等介导改善胃溃疡大胃粘膜微循环及促进胃粘膜上细胞增生,从而发挥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帕洛诺司琼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检测(LC-ESI-MS/MS)法。方法以Agilent C18反相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4mol·L^-1甲酸铵水溶液(含0.04%甲酸)=80:20(V/V),流速0.8mL·min^-1,柱温25℃,醋酸乙酯:二氯甲烷(4:1,V:V)为提取剂。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对帕洛诺司琼(m/z 297.2→82.2)和内标地西泮(m/z285.1→154.0)进行测定。结果帕洛诺司琼高(8μg·L^-1)、中(5μg·L^-1)、低(0.1μg·L^-1)3个质量浓度血浆溶液的RSD均〈15%;线性范围为0.05—10μg·L^-1,回归方程为F=1.8319ρ+0.009ρ,r=0.9964(n=9),权重系数为1/ρ^2,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5μg·L^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帕洛诺司琼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幽门括约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探讨情志舒方对其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FD大鼠模型.采用还原型辅酶Ⅱ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AChE、NOS阳性神经元成分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幽门括约肌AChE、NOS的表达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情志舒组与多潘立酮组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0.01);情志舒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结论:FD幽门括约肌内ACh减少,NO过度释放.情志舒可使幽门括约肌AChE、NOS阳性神经原成分表达升高,增加ACh的表达,抑制NO过度释放,增加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